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,梳理整个社会的烟草消费和控烟现状,我们发现情况难言乐观。烟民数量超过3亿,7.4亿人受二手烟危害,每年因吸烟和二手烟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120万……如今,虽然全国众多城市出台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性法规,但城市控烟却依然存在监管“死角”。
伴随着社会变迁,“吸烟有害健康”逐渐成为社会共识。然而,在日常生活中,依然有一些人乐此不疲地吸烟,甚至在公共空间也不愿意约束自己。一些吸烟爱好者认为,“我吸我的,跟你有什么关系”,这样的自弹自唱和孤芳自赏,根源于规则意识与边界意识的缺失,在无形之中损害了他人的权利与尊严。另外,吸烟者并非不要社会规范,而是不要那些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或者会给他们带来束缚的规范,而愿意遵守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规范。不论是将吸烟的功能进行美化,还是大打社交需要“不得不如此”的悲情牌,抑或强势者“不管你怎么样,反正我就这样”的任性而为,吸烟的背后,隐伏着人与人的关系和权利问题。最后,我们社会的“控烟”,更多还是靠个体之间的博弈,其约等于是一种“私利救济”——许多时候,只有人们主动去提醒、交涉甚至谩骂施压,才能阻止吸烟者继续“施害”,这显然是不正常的。理想状态下,“控烟”的主要推动力,应该是强势在场的“执法”。让公共职能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内控部门,来制止、惩罚“违法吸烟”行为,这才是更正当、更有效果的控烟路劲。“控烟”,不应该是“个体与个体”的纠葛,而应该是“机构对个人”的约束。
每个人都被嵌入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网络中,成年人的不良示范,难免会给未成年人带来负面影响。当吸烟低龄化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,学会对吸烟说“不”,不仅是对成人的关爱,也是对孩子们的保护。更进一步说,不吸烟既利他也利己,这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,理应得到更多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追求。
(刘向东)
[责任编辑:何娟]
本文来源:正北方网